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36章 我指定不能坑你(2 / 2)

和魔都数千家媒体新媒体相比起来,似乎不算什么。

但是毫不夸张的讲,在魔都的媒体江湖中,文广便是绝对的武林盟主,有三分之一各种媒体是文广人创办的,剩下的也都闻令景从。

自上而下的去办事,太容易了。

第二天,张立东等人匆匆参观了天行那大得可怕的一整层写字楼,然后就开始了轻松而又枯燥的商业拜会。

在韩烈的提醒下,张立东把该给的条件给到位,直接横扫了魔都媒体圈。

而收到相关消息之后,其余省市想要起诉字节的媒体,也都紧急停下了动作,重新恢复沟通。

事情开始向着最理想的方向发展,乐得张立东每天都合不拢嘴。

但是,此时的韩烈,早已经把精力抽到了更重要的事情上。

4月份的第一周,大盘走得极弱。

韩烈的两支基金开始了建立以来第一次的利润回撤。

之前重点建仓的券商、银行、中字头、移动互联网相关企业,全都在跌。

众美的客服电话忽然间忙碌起来。

渣渣、青婷姐,全都没忍住,主动打来电话感受他的心情。

韩烈当然无所谓,都没当回事的。

不仅仅是因为前知的自信心,哪怕是在重生之前,水平很一般的韩烈也能够承受得住合理亏损。

一个真正经历过正确培训的股民,一定是可以正视风险、正视亏损的。

买入一支股票,它有可能按照最理想的判断去走,也有可能不。

只要购买它的根本逻辑没有发生变化,短期的亏损就不是错,而是必须承受的波动。

比如AI,长期来看一定是向好的,那么如果买到了具备核心竞争力或者极大想象空间的公司,短期内的波动就不应该成为你怀疑自己的理由。

韭菜之所以是韭菜,正是因为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就开始自我怀疑。

韩烈压根没有给焦方艳任何压力,下达了一个尽力吸筹的命令,然后就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量化策略的打造上。

星期三下午,众美量化策略1.0版本终于正式成型。

周四周五两天测试,每天早上要改一堆bug。

第二周又测试了两天,感觉已经挺OK了,韩烈叫来了虞平安,交货。

虞平安来到公司的时候,兴奋极了。

“韩老师,效果怎么样?!”

韩烈自己看不上量化的准确率,但嘴上凶得一批:“国内领先级别,跑起来舒服得很!”

“那……”

虞平安满怀期待的问:“我是派人过来学习呢,还是您派去两位老师到我那里做指导?”

韩烈想要尽快交货,于是叫对方派人来,手把手的教。

很多人对于量化有一个误区,总以为它是一种程序化交易。

其实不是的。

真正的量化不是固定的一套死板程序,而是根据形势不断变化的半智能策略。

量化工程师也不是写完程序就拉倒,每天他们都要对系统进行微调,剔除一些bug,修改一些参数,人为干预某些操作。

尤其是当市场出现政策面、消息面的较大变动时,量化策略失调,就得由交易经理人工判断操作思路。

韩烈再怎么牛哔,也没有本事把消息面的影响纳入到整个系统中。

能办到这件事儿的,只有openAI迭代出来的专业金融AI工具,那玩意在25年仍然没有特别成熟,但是已经有了横扫金融市场的苗头。

AI再有一波进化,必然能够在金融市场里呼风唤雨纵横不败。

它可没有人类的各种弱点,理性、极致、纯粹。

能够对抗它的,惟有同等级别的AI。

国际金融市场包括了股市、汇市、黄金原油、大宗商品、衍生品等等,那是多么巨大的一个市场?

谁先掌握超级金融AI,谁就会是下一个世界首富,而且是那种碾压级别的首富。

但是,根据韩烈的猜测,如果超级金融AI一旦真正出现,那么更大的可能则是各个主权国家重新变回金融孤岛,实行更加严密且超格的监管干预。

具体会怎么发展,现在还不好确定。

但是,提前掌握一家足够有潜力的AI公司,便是下个世代竞争的关键。

在原本的历史中,国内是落后了的,OpenAI只是最强最出名的大型语言模型,而略逊一筹的模型,没有一种出自于国内。

扩大到公司层面,全世界有超过六成的顶级AI公司在硅谷,两成在国内,剩下的全世界均分。

国内是最大的AI应用市场,但并不是技术前沿。

韩烈重生前那会儿,国内资本疯了似的往AI企业里砸钱。

具体疯到什么程度?

一个有一定经验不算太厉害的算法工程师,原本拿的是200万左右的年薪,随便找家初创企业跳槽,至少能拿到500万年薪+1000万期权。

因为大部分初创企业都没指望着真能干出什么成果,但是,面对着巨额的补贴,以及疯狂的投资人,他们只要挖来足够数量的人才,就能讲出一个好故事。

有了故事,就有足够的钱能用来烧,万一要是干出点名堂呢?

对,他们只要人才的数量,没追求质量。

因为国内根本就没有几个质量顶尖的人工智能领域大才……

而投资人和国家补贴明知道这种情况,也不得不捏着鼻子把所有企业都投一遍,还是那两个字——万一呢?

ChatGPT当时真的把国内给逼疯了,一点不夸张。

那种局势,就像是当初米国逼迫前苏搞“星球大战”,明知道是坑,也得踩进去,咬着牙往前趟。

落后已经落后了,没得办法,可是,落后太多的代价,谁都承受不起。

所以那会儿的投融圈很急,而且中下层对二马一李的意见很大。

普遍的看法是:“马云搞云计算的时候真的是敢为天下先,可惜后来太注重名声财富家族了,智能研究院搞得浮皮潦草,精力全都放在了湖畔大学蚂蚁金服财富转移上。

结果你看,又落后了吧?

哎,阿狸不搞,疼讯追的慢,百度搞什么都烂,国内哪家大公司能搞得动?!”

那会儿的韩烈,感觉事不关己,所以跟着喷两句,键政一番,也就作罢了。

可现在,他却生起了深入其间搅动风云的心思。

上次留学生聚会,他亲切随和的跟那几位搞算法的学霸聊得热热闹闹,可不是没事儿闲的。

当然了,现在的字节尚且不足以承载他的梦想。

但是,哪怕另起炉灶,韩烈也要尝试一番。

第一步,扩张公司的量化部门,赔钱养他们十年,磨也要磨出来一个金融AI的雏形!

第二步,现在开始先期接触,等到牛市一结束,马上大举投资AI公司!

心理的计划极其清晰,韩烈笑眯眯的又开始挖坑。

“虞哥,来,我再给你拨过去5000万资金,你亲自上手跑一跑!”

虞平安对量化本身就很痴迷,这一跑,就是一整天都没动地方。

结束后,他兴奋极了。

“韩老师,真牛哔!这些判断逻辑简直绝了!”

狗烈挑挑眉:“怎么样?国内领先,没吹牛逼吧?”

“没有没有!”

地主家的傻儿子一句不好都挑不出来,甚至主动给韩烈加码:“岂止是国内啊!欧洲那边的量化都没有比它更牛哔的了!”

尽管今天只有买,没有卖出的操作,但是作为一个真正的业内专家,虞平安确实能够看到它的潜力。

牛逼两个字,我不止想说一次!

于是,狗烈表情一转,图穷匕见。

“虞哥,讲真的,我也没想到我能把它做的这么好,答应你的事我肯定不会反悔,但是照现在的情况看,咱俩的筹码不太对等啊……”

虞平安心情正好,简单想了想,很快点头赞同。

“确实,字节那家破公司,跟韩老师这套量化策略的价值没得比……行,您希望我怎么补偿,我一定尽力!”

嘿,瞧瞧,这不又是一轮双赢?

狗烈灿烂一笑,亲和力拉满的同时,抬手搂住了虞平安的肩膀。

好兄弟,放心吧,我指定不能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