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一章敢死队





  秦军的士气已经近乎于低迷,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的话只能是萎靡不振,不单单是秦军的萎靡不振,就连主将王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秦军别说攻城,此时大家能不能活着回到家都是已经是一个未知数。

  就在王龁的眼皮底下,春申君也进城了,这种打击王龁昨天刚刚尝到一次,今天又来一次,任何有能力的将领在遇到这样的事情之后都会有些按捺不住。

  楚军同魏军一样,没有进城,而是在邯郸城的西北驻扎下来,这一下给邯郸内的守军减轻的压力已经不是一点半点,因为他们只需要守住西城墙就行,此时廉颇将八万人都调集到西城墙来,可是城墙就这么大,自然站不住那么多人,算来算去,竟然还富裕出两万多人,这让廉颇大喜过望。

  战国四公子一下子来了邯郸三个,这可谓是风云际会。

  春申君倒是没有信陵君那么随和,他对平原君还有些意见,这意见当然不用说,当日在巨阳时春申君搞出来一个毛遂,就这一个毛遂让他们整个楚国的王族是苦不堪言、焦头烂额,任何时代都是这样,硬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

  毛遂就是个不要命的,所以想要命的春申君就非常害怕他,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平原君看到春申君对自己态度这么冷淡,他当然知道是什么原因,不过他本人倒是也不太在乎这所谓的原因,毕竟楚军都来了,只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怎么都可以。

  将楚军都安顿好之后平原君请春申君和信陵君来到自己的府上议事,这种议事无非就是接下来的打算。

  三公子的议事自然是没有其他人参与的,除了廉颇以外,为了照顾春申君的情绪所以平原君‘也没有让赵学和毛遂参与,天知道他看见这两个人会不会生气直接就走掉呢。

  赵学倒是也乐得不参与这种事情了,他也趁着这个时间去找毛遂,看看这个人才这几天都是怎么过来的。

  没一会,赵学就在平原君的府邸里找到了毛遂,赶忙上去拍拍他的肩膀说道:“毛兄,别来无恙啊。”

  “原来是公子。”毛遂旋即鞠躬行礼。

  “这几天没受什么苦吧?”赵学的意思是问毛遂在楚军里有没有人为难他,毕竟当日他们做过的事情有些太过分了。

  “哼,他们不敢,我整日都在春申君左右,他们敢对我不敬的话一刀就可以把春申君劈死!”毛遂现在回到了自己的地盘上,更是口无遮拦,他对楚军全然没有一丁点的敬意,甚至连感谢他们来援的话语都没有。

  看过了昨天朱亥的冲锋之后赵学心里算是明白了,敢情这毛遂和朱亥在性格上是一路人,只不过是毛遂读过书而朱亥目不识丁罢了,二人做的事情都只能用大勇来形容,一个是有智慧的大勇,另一种是不管不顾的大勇。

  “毛兄,你看这一次我们能获胜了吗?”关于这场战争赵学的心里也已经有数,不过他还是想听听毛遂的意见。

  “差不多了,秦军就这么多人,三国联军也有这么多人,硬碰硬都不一定会输,何况还是守城呢,要我说咱们这邯郸城也不用守了,直接把人马都调集出去跟秦军血战就好。”毛遂倒是直白,他连守城的想法都没有了,直接就是跟对方血战。

  听到这话之后赵学干笑了两声,要论提升士气来说出去跟秦军血战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可是双方的军事素养不是一个层级的,跟秦军直接拼的话还真说不准谁会胜利。

  就在赵学跟毛遂说话的时候,平原君的一个仆人走了过来,他对赵学说道:“公子,平原君找您到堂内议事。”

  看来三公子和廉颇之间的军事计划已经制定好了,这时候叫自己进去一定是有需要自己执行的地方。

  “毛兄,我先告辞了,以后再聊。”赵学拱手之后便离开了毛遂。

  来到大堂之上,四个人坐在那里正在讨论局势,看到赵学来了之后,平原君赶紧说:“赵学,来来来,这是楚国的春申君,这是魏国的信陵君。”

  “赵学见过春申君、信陵君。”赵学又一次鞠躬。

  “哼!”春申君冷哼一声,没有其他反应。

  “原来您就是夜袭秦营的公子赵学,不愧为王族后裔。”信陵君听到赵学的名字便站了起来,他来邯郸之后迅速便听说了赵学的事迹,如今赵学在邯郸城内已经是个大英雄,老百姓和军人们都在传送着他的名字。

  春申君冷哼一声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说毛遂只是威逼楚王的话,那么赵学在楚国大殿之上可是杀了他们两个卫兵,指望春申君对赵学有好感简直是天方夜谭,能冷哼一声就不错了,不过碍于外交礼仪,春申君还是做了一个可有可无的拱手之礼。

  平原君看到春申君如此尴尬,于是赶紧解围来,说道:“赵学,我们已经商量好了,明天开始跟秦军决战,双方大体的兵力相当。不过我准备抽调三千死士骑兵交给你来指挥,你训练他们三天,然后出城作战,可否?”

  现在的赵国城内,大家都知道赵学的骑兵是战斗力最强的,尽管数量很少,平原君自然也知道,所以他决定给赵学抽调三千人,希望他将这三千人训练成那种勇猛的骑兵。

  平原君的想法很简单,双方的兵力已经差不多了,血战一把便是,但是这仗打完之后这些兵的掌控权可就不用再听从他的意见了,如今让赵学培养三千士兵是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至于打仗,在这场几十万人的战斗当中,三千人算得了什么。

  赵学也不是没有猜到平原君的想法,但是他不得不接受这个意见,即便是自己成为了邯郸的英雄,也只是名声而已,在大事的决断上自己只能听命于眼前的人,对方既然并没有打算让自己出战,那么便只好将计就计。

  “是,平原君!”赵学一口答应了下来,但是他心里想的还是战斗,对方并没有说明不让自己去打仗,所以赵学便准备钻一下这个漏洞。

  “人数我会让廉将军调拨给你,马匹和钱粮廉将军也一样会提供给你,只要好好做就是了。”平原君说道,廉颇听到这话时候也点了点头。

  “那没有什么事的话,赵学就告辞了。”赵学现在的心情非常不好,但是他并没有表现出来,向四人告别之后便离开相邦府。

  赵学明白,平原君并不是不想让自己立功,而是千军万马之中难免有什么不测,之前自己的各种胜利说起来投机取巧的成分比较大,而即将开始的战斗绝对是一场浩大的血战,没有人能保证自己绝对不会死在这场战斗里。

  所以平原君决定让赵学既锻炼一下又可以为自己训练出一支精兵,他一定要将赵学彻底培养成为自己的人。然而,赵学肯定不会满足之前的功绩,他从安城招兵买马之后就是为的建功立业,此时平原君暗示他不用出城作战实在是让他有点不爽。

  好在话并没有说死,到时候如果赵学想出战的话就说自己看到了前方有危机即可,那样的话平原君也不会故意挑刺的。

  虽然说这一次平原君是为了赵学的安全着想,但是赵学对平原君却有了一点点的芥蒂之心,他明白这个人是在培养自己的势力,而且赵学也可以猜到说不定前两天自己跟田淑的对话也有人告诉了平原君,满城都是他的耳目,想要做到这一点实在是太容易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赵学都要先将这三千死士训练好,因为从平原君的本意出发,他组建这支队伍的目的类似于后世的敢死队,虽然说并没有准备当下就用,但是如果让赵学来运用的话一定会大放异彩。

  当天,廉颇就把平原君安排的兵马钱粮都交给了赵学,同时也在城内划出来一块地方专门作为他的军营,这三千死士至此就算是赵学的部队了。

  黑夫和鲸蒲还有公孙善看到这一幕之后兴奋地叫了起来:“这些以后都是咱们的人了吗?”

  “是的,平原君下令给的。”赵学只是叙述,口气里并没有多大的兴奋,不过关于权利争锋以及培养势力的事情赵学觉得暂时还是不要跟他们讲了,毕竟在战斗时期,把这些话说得太明白影响士气。

  廉颇也没有糊弄赵学,这三千人可谓是精兵强将,个个都是训练有素的士兵,征战沙场的时候他们一定是利器,舍得将这些人交给赵学也实在是他看得起赵学,否则给他一些老弱病残赵学也没话说。廉颇自然知道平原君心里想得什么,他不会特别参与,但也不会刻意去拆穿,一切都自然而然地形成便好,况且他也是主战派,在平原君劝谏赵王之后廉颇明显倾向于平原君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