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4章(1 / 2)





  傅铮言的面色已趋近正常,整张脸看起来尤其俊朗,想到他的母亲乃是名噪一时的倾城舞姬,不禁让人觉得一切美貌都有理可循。

  “对,你没死。”我走到离床不远处,浅声道了一句:“傅公子放心,我不会伤害你。”

  傅铮言闷声咳嗽了两下,目光从我身上移开,他扶着床柱缓慢站了起来,就在艰难行了两步之后,一手撑着木桌颓然跌坐在藤椅上。

  “你中了魔怪的剧毒,至少三日后才能行走。”我端起白瓷茶壶,给他倒了一杯热茶,“其实你自己应该也有感觉……你的死期已经过了,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踏上通往地府的黄泉路。”

  傅铮言接过茶杯,道了一声谢,既没有喝杯子里的水,也没有开口与我多言。

  夙恒提着一罐热气腾腾的鸡汤进了门,我放下茶壶欢快地扑了过去,转过脸又看到傅铮言目色空茫地看着我们,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

  门廊外忽有一阵颇为嘈杂的喧闹,接着传来纷乱而沉重的脚步声,之后有位大约是官兵的人物,拔剑出鞘高声喊道:“丹华长公主有令!即刻搜查全城上下!”

  官兵们查房自然不会多温柔,不多时,隔壁有一个小孩子被吓得大哭了起来。

  “开门吧。”傅铮言忽然道:“他们要找的人是我。”

  他手扶木桌站起了身子,踉跄着走了几步,蹒跚如垂垂朽矣的老者,却极其执拗地要亲自走到门边。

  “不用开,那些官兵看不见这道门。”我耐心地同他解释:“因为门外加了隐蔽结界,所以看起来就像是一堵墙……当然摸起来也是一堵墙。”

  傅铮言神色愕然地看着我,愣了半晌后,说话的嗓音依旧平稳而镇定。

  他道:“二位是上界的神仙吧。”

  他说这句话的语气,十分的平静和自然,就好像在说:“这就是菜园里的黄瓜吧。”,“这就是炖了很久的人参母鸡汤吧。”

  我有些敬佩他的波澜不惊,客气地答道:“不是天界,我们来自冥界。”接着想介绍一下夙恒,于是站在夙恒身边道:“这位是……是我的……”

  “顶头上司”尚未说出来,就听到夙恒自己接话道:“夫君。”

  我微红了脸,极轻地嗯了一声。

  又因为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我抬眸看向傅铮言,转移话题道:“今天我们找到你的时候,你是在一只万年魔怪的洞穴里,听说你是自愿去那里的……方不方便告诉我为什么要去?”

  傅铮言默了默,没有出声给一个回答。

  他的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支步摇钗,那钗子的做工极为精巧,白玉为底镀了碎金,却像是被把玩过无数次,钗头掉了几处金漆。

  片刻后,他道:“多谢你们夫妇今日将我从魔洞里带出来。”

  傅言铮将那支金钗收在袖中,语调平静道:“有劳了。”

  他说完这句话,转身似乎想走回桌边,在将要摔倒的那一刻,有一朵浓厚的云团将他严实地包裹,谨慎又不失温柔地帮着他重新站了起来。

  这么乖巧听话的云朵自然不是我召来的,我抬头定定将夙恒望着,又忽然反应过来,他可能是对傅言铮方才话中的“夫妇”二字比较受用。

  我掏出锃亮的玄元镜,“傅公子要是觉得累,不妨坐下来休息一会。”

  言罢,我拉着夙恒的手走进了另一间屋子,关上木门以后,将镜子立在了桌上。

  玄元镜中的景象已经开始幻化,东俞国的定京城内,车水马龙的长安街上,夹道林立酒楼乐坊,朝歌夜弦,舞乐不绝。

  长安街上最负盛名的兰桂乐坊中,来往的宾客多得是身家显赫的达官贵人,百年江山如画所传承出的的盛世繁华,尽赋予数场不知今夕何夕的风月烟花。

  ☆、第43章 凤栖梧(二)

  兰桂乐坊终年卒岁,乐以笑歌,佳肴美酒犬马声色,粉黛红颜明妆丽服,纵挥洒千金,亦难填欲壑。

  傅铮言便是出生在这样一个地方。

  他的母亲曾是长安街上最受追捧的舞姬,名曰诗茵,在兰桂乐坊,诗茵姑娘一度是所有客人拼命烧钱的对象。

  诗茵出身傅姓世家,因家族没落债台高筑,举家上下被充入贱籍,她跳舞的时候,更像一位清丽绝俗的世家千金,而不是凭栏卖笑的欢场舞姬。

  时人赞她“扬眉转袖若雪飞,清姿独立世所稀”,说的不仅是诗茵出挑的容色,绝佳的舞技,也是她一举一动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风月场中极其难寻的矜高之态。

  傅铮言对自己的母亲并没有什么印象,诗茵在生下他的第二日便悬梁自尽,却还给他起了一个端正的名字。

  兰桂乐坊并不能容下这样一个男婴,更何况傅铮言的生父不明。

  从前伺候诗茵的婢女偷偷将傅铮言抱了出来,又以一大笔银票为报酬,将傅铮言托给了定京城内一户贫寒人家抚养。

  然而那户人家养他到十岁,见他饭量与日俱增,心中肉疼不已,竟是挥着扫帚将他赶出了家门。

  傅铮言从小就被告知并非亲生,他的姓氏和他们不一样,他被这户人家的亲生孩子共同排挤。

  然他无处可去,无亲可认,作为一个年仅十岁的孩子,傅铮言唯一能做的,就是站在家门前等大人们回心转意。

  那是初雪飘降的年末,每一阵风都冷到了骨子里,落雪钻进他的领口,不久化成彻寒的雪水,沿着他瘦削的身板往下滑,沾湿了本就单薄的粗布里衣。

  来往的行人稀稀落落,手上多半拎着吃食和年货,鲜少有人注意到他。

  有位中年男子停下脚步看了他两眼,忽然感到良心一抽,于是从怀里掏出一个热包子,一声不吭地递到了傅铮言的手边。

  傅铮言来不及道谢,接过包子狼吞虎咽,待他再抬头时,那人却已经走了。

  萍水相逢的路人,并不能帮他多少。

  他的双腿站到发僵,像是两根木柱定死在了地上。

  院子里传来孩童嬉闹的声音,欢悦而热烈,大人们给自家孩子发了压岁钱和酥糖,有人点燃了竹木炮仗,上过私塾的大孩子适时念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又是一阵嘈杂热闹的欢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