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787张煌言之死(1 / 2)





  我们再说回张煌言。

  他是奉鲁王朱以海为帝的,而此时,朱以海身居金门,投靠郑成功。

  郑成功虽对他衣食供奉“礼数日薄”,但并未以他为主,仍奉永历帝为主。

  张煌言对鲁王仍忠心不贰,且“岁时供亿”不绝,但又“虑成功疑”,所以,“十年不敢入谒”鲁王。

  之后,张煌言听闻永历帝被吴三桂绞杀,便“上启鲁王,将奉以号召”。

  可惜的是,郑成功没有赞成,朱以海仍然成为不了皇帝,张煌言也无可奈何。

  公元1662年五月初八,郑成功突然病逝于台湾。

  郑成功的死,有几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被儿子郑经气死的。郑经与乳母私通,有悖人伦,郑成功听闻后,气得抓狂而死;第二种说法是被毒死,夏琳《闽海纪要》和江日升《台湾外志》的记载,郑成功病情一开始并不严重,还能看书、观台、饮酒,有人认为可能是被下毒害死。

  不管是那一种死,郑成功都是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九岁就死去!

  人生有许多年龄的关卡,三十九岁是第一关卡,这个年龄,刚好是要步入中年的年龄,而许多人尚停留在年轻的做法,拼命地损耗身体,所以,度入中年的身体,根本吃不消,往往在此时倒下;第二关卡是六十岁,这个岁数,正是步入老年的岁数,身体的各种毛病呈现,度得过的,可以继续活,度不过的,就此倒下;此后,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都是一关卡,因为,年过六十,如风中残烛,随时会灭。

  郑成功倒在第一关卡,跟他为反清复明,太过劳累有关,真是惜哉,令人惋惜!

  他这一死,张煌言的抗清形势就更加严峻了!因为,他更加孤独无助了!

  他转战于宁海临门村一带。

  这时,清廷浙江总督赵廷臣趁张煌言义军处境艰难之际,再次写信招降,张煌言不为所动,并回信拒绝。

  张煌言的兵力越来越少,当下只得隐蔽起来,徐图发展。

  他隐蔽在悬岙岛,不幸消息走漏,被满清徐元率兵偷袭,张煌言被俘,还有他身边的书童杨冠玉。

  张煌言被俘之后,赵廷臣继续劝说他投降,张煌言对他说:“执事为新朝佐命,仆为明室孤臣,时地不同,志趣亦异。功名富贵既付之浮云,成败利钝亦听天之命。宁为文文山(即文天祥),决不为许仲平(即南宋末降元的许衡);若为刘处士(即南宋末降元的刘秉忠),何不为陆丞相(即陆秀夫)乎!”

  他决定当文天祥,决不当许衡!

  他之前所作的一些诗词,就已经宣告了他宁死不降的节操。

  如《将入武陵》:

  义帜纵横二十年,岂知闰位在于阗!

  桐江空系严光钓,震泽难回范蠡船。

  生比鸿毛犹负国,死留碧血欲支天!

  忠贞自是孤臣事,敢望千秋青史传!

  如《甲辰八月辞故里将入武林》: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如《满江红·屈指兴亡》:

  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

  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

  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

  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

  汉宫露,梁园雪。

  双龙逝,一鸿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