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恶毒嫡妹纪事第64节(1 / 2)





  楚漪穿着狐领长裙,圆润的鹅蛋脸在狐毛的映衬下越发光彩照人,浑身都散发着母性的柔和,她嘴角含着笑,坐在一旁看容思勰向下人交待任务。

  最后,楚漪忍不住说道:“七娘,往年都有惯例,你照着惯例安排就是了,用不着这样亲力亲为。”

  “不亲自过问一遍,我放不下心。”容思勰抽空回答了楚漪之后,就又忙着转头交待下人。

  楚漪说道:“采办年货本就是最繁杂不过的事情,你才十二,就能接手采办,已经相当不错了。”

  “你别夸她,省得她一会又乐得找不着北。”黎阳毫不留情地说道,“我十二的时候,已经能独立主持端午中秋之类的宴席了,她过年就十三了,连这点事情都打理不好,还差得远呢。”

  容思勰明明忙的团团转,还要忙里抽闲反驳黎阳的话:“阿娘你怎么算的,我十二岁生日还没过呢,怎么就成十三了?”

  楚漪当即发笑,黎阳也忍不住露出笑意来:“行行行,你今年十一岁,成了吧?”

  说完容思勰,黎阳反而感慨起来:“开年七娘都十三了,该定人家了。”

  楚漪朝容思勰那处瞟了一眼,发现容思勰正专心听下人禀报,似乎没有注意到黎阳的话。

  于是楚漪也笑着凑趣道:“可不是么,年底大理寺那么忙,萧寺丞还一趟趟往王府跑,可见他和二郎的感情是真的好!”

  “他也算在我眼皮子底下长大,其实和半个儿子差不了多少。”黎阳也笑着说道。

  婿乃半子也,黎阳这是一语双关,故意臊容思勰。

  只隔了半个屋子,容思勰仿佛聋了一般,噼里啪啦地交待下人,但就是听不到黎阳和楚漪在说什么。

  黎阳和楚漪相视而笑,心中都有了底。

  听到黎阳和楚漪总算转移了话题,容思勰也悄悄松了口气。

  自从秋狩上容思勰突然意识到家族的打算后,容思勰先是焦躁不安,甚至各种看不惯萧谨言,但这种事情总是当局者迷,往往一个微小的契机,就能让当事人看透自己的心意,而襄平公主的宴会就是那个契机。

  那次宴会后,容思勰突然发现,自己非但一点都不排斥萧谨言,反而很喜欢和他在一处玩,而她也终于意识到萧谨言对自己的区别对待。长的好看的人总能轻易获得别人的好感,就连容思勰也不能免俗,看在萧谨言那张脸的份上,容思勰觉得,就让这件事情顺其自然吧。

  所以容思勰对黎阳的试探不回应也不反对,完全假装自己听不见。这在黎阳看来,几乎就是默认。

  双方家长都对这桩亲事乐见其成,两个小辈也乐意,黎阳心生满意的同时,也在惆怅女儿大了,就是留不住啊!

  黎阳想着,等忙过年底,就和萧秦氏商量下定的事情吧,或许不用她说,萧秦氏自己就提出来了。

  临近过年,朝堂各部门都是最忙的时候,礼部也不例外,所以容思勰正式的册封仪式,显然要拖到年后了。吏部也忙的脚不沾地,他们非但要考核官员,还有安置年底回京述职的官员。

  今年回京述职的官员中,就混杂着一府了不得的人家。

  那是梁家,也就是已逝元后——昭明皇后的娘家,四皇子正宗的舅家。

  时跨多年的夺嫡,就从梁家的回归说起。

  .

  外放多年的梁家高调归京,仿佛朝平静的水面投了一颗石子,虽然看起来风平浪静,但私下里已是风雨欲来。

  梁家归来,无论于公还是于私,皇帝都要宣召梁家众郎入宫。等公务汇报的差不多的时候,梁家大郎提出为四皇子选妃之事。

  之前有昭明皇后的丧期,等四皇子戴孝结束,后宫没有皇后,无法为四皇子相看,等新后进宫,赵皇后又不操心这些,导致这几个皇子的婚事,被硬生生耽搁下来。

  现在四皇子的舅舅们归来,自然要为他张罗婚事。

  梁家的举动,无疑将皇子妃的争端挑到了明面上,从正月开始,各大家族的角力越来越白热化,最受瞩目的两位皇子——大皇子和四皇子,他们的正妻将花落谁家,成为阳朔十七年最受关注的事情。

  宸王府虽然看起来置身事外,但也在密切关注着宫中风向。容思勰知道涅阳长公主有意推阮歆为四皇子妃,于是她对这件事情也颇为关心。

  阮歆是一个标准的大家闺秀,言行有度,温和雅致,和任何人都能交好。在去年终南山遇袭一事之前,容思勰和阮歆也是标准的贵女交情,但待她从逃犯手里救下阮歆后,容思勰明显感觉到阮歆对她亲近了很多,是那种发自内心的亲近,而不是出于家世不得不相交的虚假情谊。对方主动敞开心扉,容思勰自然也投桃报李,和阮歆走动频繁了很多。

  “如果涅阳姑母的目标是四皇子,那岂不是意味着,姑母有意……”

  夺嫡。

  对于容思勰的话,黎阳不置可否:“富贵险中求,一旦押对了人,那就是一飞冲天之势。涅阳没有儿子,怕以后没人给阮娘撑腰,自然想把唯一的骨肉推到高处去。”

  “可是四皇子他,秋狩时与赵二娘走得极近,反而和阮表姐互动平平。”容思勰不无担忧地说。

  黎阳对此只是冷笑:“容家的人没一个是傻的,秋狩时老大和老四都模棱两可,等到现在,你看看,他们俩哪个不是高高挂起,一副不理世事的模样。”

  “那阮表姐,是否能……”容思勰试探道。

  黎阳明显知道什么,却不肯和容思勰说,只是含糊地摇摇头:“这件事情,还得看圣人怎么想。”

  圣人怎么想?

  这是长安所有人家都想知道的事情,阮歆声名远播,赵淑娴频频入宫,梁家也露出亲上加亲的念头。

  在四月份的时候,圣人突然大肆分封四位皇子,大皇子封为瑞王,四皇子被封为荣王,而二皇子和三皇子不得圣宠,出身也不高,被随意封了两个名号。

  封王往往就是赐婚的前兆,果然没过多久,明争暗斗了一年的皇子妃人选,终于揭晓最终赢家。

  阮歆受封嘉文县主,赐于四皇子荣王为正妃,户部尚书上官伦的嫡孙女赐为大皇子瑞王正妃。

  紧跟着又册封了几个侧室和孺人,都是秋狩时和两位皇子走得近的人家。

  皇帝用赐婚的方式告诉开始不老实的朝堂,他对秋狩和京城的掌控力依旧强悍,想要提前下注的人,最好歇了心思,不然,被赐为侧室的那几家人家就是前车之鉴。

  这可谓是给个甜枣紧接着就打一棒,因为封王而沾沾自得的几位皇子,也都想起皇帝当年登基时的铁血手腕,无论心里怎么想,表面上都低调下来。

  皇子妃人选落定,几多欢喜几多愁,而最愁的,无异于赵家。赵淑娴和皇后高调谋划了半年,所有人都觉得以皇后的面子,赵淑娴至少能拿到一位皇子的王妃之位。可是让众人跌破眼眶的是,四位皇妃,赵淑娴竟然全部落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