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节(1 / 2)





  不过她们这次可想错了,李婆子就是有天大的怒气这会看到李梅梅水灵的大眼睛也消了大半,人心都是肉长的,几个孙女都不和她亲,只有李梅梅喜欢黏着她,不知不觉间这心就开始偏了,要是今天换了其他孙女把鸡搞丢,今天晚上的饭就别吃了,但这小孙女,她还真有些舍不得。

  她瞪了一眼李梅梅,“行了,就会贫嘴,这下只有一只鸡了,还不知道供销社有没有鸡仔卖,你给我把剩下的鸡看好,要是再丢了,看我不打死你,那鸡比你金贵多了,还能下蛋呢,你能干啥!”

  这时,李大妮她们也给鸡褪好了毛,洗刷的干干净净,喊她奶过去,开膛破肚的事她们还不敢做。

  李婆子走过去,手脚麻利的给鸡破了肚,自己翻了肠子,又嘱咐大妮洗干净内脏,才拎着鸡进了厨房,这肉可不能现在吃,做成腊鸡留到过年添个硬菜。

  队里杀猪分的两斤多肉,也是要做成腊肉的,平时煮糊糊时扔个几片进去,给老头和儿子们吃,家里的女人是没有份的,男人干的都是重体力活,吃的好点是应该的!

  天色已经变黑了,两根大骨棒,也已经**的熬煮了三个小时,香味都跑出来了,一个小时前扔进去的土豆也入了味,喷香喷香的!

  这时李老头带个两个儿子从麦场回来了,他们扛着扬麦的木锹,一进门就耸着鼻子往厨房瞅。

  “啥味儿?吃肉啦,老婆子你咋舍得吃肉!”李老头乐呵呵的笑着,鼻子耸耸闻了闻空气中淡淡的肉香。

  “就你鼻子灵。”李婆子啐了一句。

  没过多久,饭菜就上了桌,一大盆野菜糊糊,这就是主食了,重头戏还得是那骨头汤,李家吃饭也是按劳分配的,李婆子作为大家长,分配的工作当然是由她来完成,只见她挥舞着大铁勺,从瓦罐里挖出骨头棒,上面的肉已经利骨了,筷子一插掉下来许多。

  李老头和李保国还好,李爱国竟是瞪直了眼,眼巴巴的瞅着那肉。

  几个妮子也都咽了咽口水。

  李梅梅目不转睛的瞅着她奶手中的大勺子,想她前世,想吃啥吃啥,鸡鸭鱼肉吃多了还嫌弃腻味呢,这辈子倒是沦落到和十几个人分两个大骨棒的地步。

  她十分不满!哼!

  两个骨头上的肉剔下来也有不少,脸大的粗瓷碗大半碗呢,但是分到每个人碗里就很少了。

  李保国二话不说,乐呵呵的把自己碗里的肉分到几个闺女碗里,“爹不吃,你们吃。”

  李婆子端着糊糊,吸溜了一口,见儿子几筷子就把碗里的肉分完了,心里虽然嘀咕,但是啥也没说。

  为了差点扔掉小妮儿那件事,她这个闷葫芦儿子都闹了几年别扭了,这还没转过弯呢。

  李大妮不好意思的端起了碗,里头是半碗玉米糊糊,她都这么大了,爹还拿她当小孩,真是的!

  比起李保国家的其乐融融,李爱国一家气氛就有些尴尬了,李爱国老婆前些天回娘家了,说是看她妈,但大伙儿心里跟明镜似的,现在正是忙的时候,在这时候回了娘家,肯定是夫妻两个闹矛盾了。

  见大伯给他的几个女儿分了肉,五妮扬起小脸,渴望的看着她爹……碗里的肉,大伯都把肉分给几个姐姐吃,她爹一定也会把肉分给她的!

  被女儿亮晶晶的目光盯着的李爱国好像没有看见一样,他飞快的伸出筷子,在糊糊里胡乱搅了几下,肉就和糊糊搅到了一起,三两口就干掉了一碗糊糊,把碗递给自己老娘,又盛了一碗土豆。

  李老头皱着眉头,瞪了三儿子和老婆子一眼,还不是她整天念叨着孙子孙子,骂孙女们都是赔钱货,把儿子都给带坏了,老三两口子现在是有样学样,一点也不把五妮当回事。

  李婆子一点也不示弱的瞪了回去,瞪她干啥,脑壳有病!

  李梅梅戳了戳自己碗里的两块肉,又看了看她奶和她娘碗里的土豆,瘪了瘪嘴,她倒是想分给五姐呢,但是这点肉还不够塞牙缝的。

  还有,五妮好歹还有一块肉呢,她奶和她娘连一块也没有。

  李梅梅抬起筷子,把肉夹到她奶和她妈碗里,“奶,你吃肉,妈,你也吃!”

  “讨债鬼,不是整天吵着吃肉,肉到了碗里倒不吃了。”别看她这样说,其实李婆子心里熨贴着呢,连眼角的褶子都比平时深了几分。

  赵卫红还想夹回来,李梅梅连忙阻止,“娘,你吃,我喜欢吃土豆,给我盛一碗土豆吧。”

  她把碗递过去,赵卫红接过,转过身打了一勺土豆进去,眼圈微微红了红,哪有人不爱吃肉,小妮儿是心疼她哩,想着想着,赵卫红不由得内疚起来,是她没本事,没让几个孩子过上好日子,连口肉都吃不上。

  其实赵卫红也是多想了,李家的光景,在红旗村也不算差。

  浸了肉汁的土豆绵软可口,不比肉差到哪里去,李梅梅大快朵颐,吃了个肚儿圆,另外几个妮子也敞开了吃饱,好多天没吃过饱饭了,今儿这顿算不错了,过节都不一定能不能沾上肉味呢。

  吃完了饭,赵卫红和李大妮麻利的去洗碗了,李婆子揣着鞋底出门聊天去了,灶上的火也没歇,点了松枝熏那只鸡还有肉,李二妮就坐在旁边看着。

  趁着月光还不错,李保国就坐在院里做点木工活儿,打个小木凳什么的,卖到供销社换点酱油醋。

  至于李爱国一吃完饭人就不见了,他老婆回娘家这么些天,李婆子都催了一会了,他还没去接,这几天整个公社都是忙碌的,再不去接老丈人该有意见了。

  道理给李爱国掰碎了讲,他也当自己没听见,只要人不跑,管她去娘家住几天。

  第二天,李婆子一早就去了公社的供销社,然而供销社的人告诉她,现在想买鸡仔,只能拿着介绍信去邻公社的畜牧站。

  李婆子白跑一趟。

  回了家,没想到赌气回娘家的李爱国媳妇自己跑回来了,李婆子倒是没多吃惊,待的时间长了,就她嫂子那个嘴损的,能饶的了她,几个儿媳妇里,李婆子最不喜欢的就是李爱国媳妇,爱偷懒耍滑不说,关键是没有脑子,听风就是雨,想啥就是啥。

  都怪自己图便宜,给儿子说了这么个媳妇。

  “咋啦,知道回来啦,你咋不在娘家呆到过年?回来干啥,地里的活都干完了你才回来,就你会算账是不?保国家的,你别干了,让她干,真把自己当啥了不得人物了,不声不响就回娘家,一回来啥事不干,指望你嫂子伺候你是不?五妮的衣服洗了没,爱国的衣服裤子补了没?到处都是活计,你一个人在这闲着,眼瞎了看不见啊?”

  李婆子一进门就看见三儿媳妇阴沉着一张脸,估计是怪爱国没有去接她哩,嘴里自然就没有什么好话了。

  说起三儿媳妇为啥跑回娘家,李婆子都觉得丢人,还不是队上今年新来了几个女知青,看着就不是能干活的样子,上月还有人打水的时候不小心,差点一头栽到水井里,旁边看到的人心都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了。

  那几个女知青都是城里娃,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来了大半年了,挣的还是半大孩子的公分,连李大妮都不如,又闹出了这一出,村里好些人空下来都去帮她们挑一担水。

  其实也不算是白干活,知青的手松,偶尔还赛个糖块啥的给他们甜甜嘴。

  李爱国嘴馋,惦记着知青手里那点东西,没想到才去了一次就捅了篓子,他那个婆娘,最是个混不吝,非要说自己男人和女知青有什么首尾。

  且不说城里的女娃娃会不会看上乡下的糙汉子,就是那个李爱国帮挑水的那个胡爱红,瘦的竹竿一样,十七岁的姑娘了才和大妮一样高,李爱国疯了才会和她有啥首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