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103)(1 / 2)





  帝后都已经跨过门槛,众人拜倒在地,帝后从他们身前走过去,气度华然。

  李同甫赶到,擦着额头上的汗珠,朝着帝后致歉,楚元不与他计较,摆手示意他起来,慢悠悠道:朕不过是陪皇后回来罢了。

  言外之意没有皇后,她也不会过来。

  赶来的李夫人听到这句话气得眼睛一翻,咬牙切齿地给自己丈夫原配的女儿行礼,李乐兮淡淡的说了一声平身,再无其他。

  皇帝领着皇后进府,乌泱泱的众人跟在后面,瞧着皇帝对皇后的在意,众说纷纭。

  李同甫原配是一庶女,不受宠,嫁给李同甫没两年就死了,如今她女儿却做了皇后。

  进入正堂,李同甫让人看茶,自己亲自在皇帝跟前伺候,李夫人对这个女儿也是嘘寒问暖。

  李家其他孩子巴巴地站在门外,瞧着长姐华丽仪态,李三生产在即,没有回来走动,只打发人送来了贺礼。

  皇帝与李同甫说起了政事,李夫人不断打量李乐兮,半年多不见,对方过得比她想象中好得太多了,不仅衣裳首饰变了,就连气态神韵都比以前好了不少。

  宫廷是个养人的地方,她肠子都悔青了,真是晦气。

  两人说着政事,李乐兮就静静听着,自己时而也会思考。李同甫是文臣,说的都是各地政绩,并无军事。

  说了许久,恒王来了,带着贺礼,来给李大人恭贺,后面还跟着胡侧妃。

  一见到两人同行,李夫人的脸色就变了。楚元瞧见了,没有说话,而是笑了笑,赞道:恒王兄对这位侧妃想来很喜欢,胡侧妃样貌秀丽,听闻功夫很好。

  胡氏抬眼,见到皇帝微微惊讶,下一息,她忙低头,拘谨道:谢陛下赞扬,不过雕虫小技罢了。

  楚元不再说了,毕竟男女有别,话说多了,会惹来非议。

  恒王与侧妃坐了下来,又有不少朝臣断断续续过来,也有不少未出阁的姑娘,恒王看了几人,再看皇后姿色,顿觉她们索然无趣。

  胡氏不及皇后一根手指头。恒王嫉妒得心里发酸,连喝两盏茶才压下不舒服。

  用过午膳,李府里还安排了活动,男子比射箭诗词,女子听戏。

  当李大人问皇帝可要去观射箭的时候,她看向李乐兮:皇后想听戏吗?

  李乐兮浅笑,臣妾想看陛下射箭。

  皇后都说了,朕怎能不满足。楚元朝她眨了眨眼,宠溺又爱护。

  李同甫暗自松了口气,幸好皇帝对乐兮喜欢,要不然李家一下子就赔了两个姑娘。如今的李家被冠上门风不严的罪名,李三一个连累了府里的姑娘,都没有人敢娶李家的姑娘了。

  皇后得盛宠,李家就等同扳回些许颜面。

  皇帝吩咐后,吸引了不少姑娘,她们想见见皇帝的箭法,一个个都跟着去看了。

  比试的地方设在一块空地上,可容纳百余人,世家子弟们在比试,姑娘们就站在楼阁上观看,有些都已定亲,隔着人群看一眼心里极为满足。

  箭靶上零散插着几支箭,会箭法的都下场比试,而文弱书生则站在一侧观看,不懂也不会乱说话。

  他们听闻皇帝想给皇后表演射箭,心中正是诧异,他们想了想,不解道:陛下也会射箭?

  会呢,端午比试那日,陛下一箭射中红心,不仅如此,还赢了一人。

  那我等今日要不要放水?

  众人一阵沉默下来。

  皇帝站在人群中,等众人都下场后,自己才去选箭,还拉着皇后一道,形影不离。

  只见皇帝选了三支箭,让皇后双手持弓,自己握着她的双手,猛地一拉开,对着箭靶,悄悄同皇后说道:皇后,怕吗?

  楚元拉弓,李乐兮不过是做个动作,楚元几乎紧贴着她的身子,两人当着百余人的面贴在一起,光是这点就让她快要受不住了。

  然而楚元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帝后和睦,国之大幸。

  言罢,手中的箭射了出去,直中红心。

  众人侧眸,分不清到底是谁射的。

  下一箭,楚元松开皇后,一人拉弓,箭飞了出去,又是射中红心。

  最后一箭,她屏息,箭对准着第一箭,嗖地一声,箭头劈开了第一箭的箭杆,照旧中了。

  庭院内鸦雀无声,无语惊叹。

  李乐兮不懂箭术,从周遭人的神色中看出了一种名为惊艳的神色。

  楚元放下弓,状若无人般走至皇后面前,挑眉问她:朕的箭术如何?

  李乐兮大方赞扬:惊为天人。

  众人看着两人一唱一和,牙齿酸得发疼。

  箭术比试,不同评判都知是皇帝赢了,且赢得很漂亮。他们眼中柔弱的君主并非他们所见的柔弱不堪,功夫胜过寻常将军。

  比试结束后,帝后回宫,留下面面相觑的众人。

  楼上的姑娘见识了帝王风采,心中雀跃,凑在一起说说笑笑。

  赴宴的百里沭站在姑娘们的中间,听到赞叹声,自己也跟着唇角抿了抿,陛下确实很优秀。师父常说先帝若有楚元的魄力,大齐也不会四处战火,楚元不会腹背受敌。

  她看着肤浅的闺阁女子,不由一笑,楚元并非是箭术惊人,擅枪。法,更擅长功夫。

  楚元身上有很多秘密,她想去研究,将楚元身上的秘密一层一层剥下来。

  总有一天,她会成为楚元的枕边人。

  ****

  冀州援助幽州,一战打至冬日,在年底的时候问朝廷要衣要粮。

  粮食在除夕前日送出绍都,皇帝取消宫宴,将省出的银子换作粮食给前线将士。

  除夕这日,皇后亲自下厨,做了清蒸鱼,熬了鸡汤,还有些清淡的菜肴,食案摆满了。

  太后称病不来,不愿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小儿女们难得有时间相聚,她就不该去掺和。

  皇后亲自去接太后,太后也没有变心,皇后落寞而归。

  回到殿内,楚元都已在煮酒,等皇后坐下后,又给她斟酒,道:天色寒冷,喝杯酒暖暖身子。

  皇后不喝,担忧道:太后怕是对我不满。

  不会,你已改了许多,她不想掺和我们的事情罢了。楚元安抚她,握住她的手,用自己的暖意赶走她身上的冰冷,你这么好,她没有必要对你不满,你觉得呢?

  楚元温润备至,让李乐兮不得不相信她的话,太后素来不管事,天塌了,还有天子来顶着。

  二人对饮,酒是热的,入腹热腾,整个人都温暖起来。

  李乐兮给楚元夹鱼吃,鱼肉鲜美,陛下多吃些。

  她夹的菜,楚元都吃了,酒足饭饱。

  放下筷子的时候,酒也空了,楚元吩咐人备马,她要带大齐的皇后去目睹绍都风光。

  她二人没有坐车,而是骑马出宫,共乘一骑。

  绍都有三百年的历史,养出数代帝王,是天下学子渴望的地方,也是百姓最向往的繁华之地。

  除夕夜的风很冷,吹动衣袂,舞出不一样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