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啤酒厂花重生了[八零]第44节(1 / 2)





  “我可没说什么啊。”赵新诚笑得狡黠。

  “走走走,下工去吃饭,诚哥,你今儿得请客吧!我交一块钱,去你家吃。”瘦猴眼瞅着要到下工时间了,觉得这双喜临门的时候,不去吃顿好的都说不过去了。

  赵新诚大方点头,“行,今天吃饱喝足了才能走。”

  几家人忙活着做了一大桌菜,冬天蔬菜少,大家把腌的腊肉拿出来蒸热,切了满满两盘,再做了个大白萝卜汤,用的猪骨熬汤底,鲜香得不行,起锅的时候洒了些葱花,在汤面上浮着,另外炒了个醋溜白菜和土豆丝。

  每份菜分量足,大家吃着想念起夏天,丰盛多了。

  “这个月我拿了一百二啊,现在也就是没什么菜能买,不然我得好好吃两顿。”瘦猴惆怅啊,有钱也吃不了好的。

  “以后没准儿就有了,冬天也卖很多菜,到时候想吃什么吃什么。”秦芳也馋,天天萝卜,白菜,土豆腻得慌。

  “肯定会有的!”

  “咱们这群人就差个玲玲妹子了,只能等她放假回来了。”许玲这回高考发挥不错,考试了百云大学,现在正读大一,她有空就给陈芷欢写信,信里时常问候二车间众人。

  “看看我们玲玲妹子说的,祝福瘦猴哥和纪苗姐新婚快乐,百年好合。”瘦猴拿着许玲最近寄回来的信,朗声读道。

  纪苗接过信纸,看着纸上漂亮的字迹,念出来,“‘希望瘦猴哥好好对纪苗姐,不许欺负人。’听到没有。”

  “我怎么可能欺负自己媳妇儿!”瘦猴把信纸抢过来,一目十行到处搜寻,“我看看有没有说,让诚哥不许欺负欢欢的。”

  “我哪儿会?许玲还是了解她诚哥的。”赵新诚放下筷子,就看着瘦猴找。

  “找着了!”瘦猴一声喝,将全桌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听着啊,玲玲妹子说,‘新诚哥和欢欢姐要好好的,早点生个小娃娃,我已经在攒钱了,一个月攒一块钱,到时候给小娃娃买好吃的。’”

  瘦猴把信纸一放,直言许玲不厚道,怎么自己这里就是欺负人呢。

  “这个可不能怪玲玲,谁都看得出来,新诚是个疼媳妇儿的。你多学着点,苗苗性子软,但怕是治不住你。”

  “芳姐。”陈芷欢笑着抢话,“你这可说错了,瘦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苗苗不高兴。苗苗眉头皱一皱,他可急得不行。”

  “欢欢…”纪苗忙按她的手,示意她别说了。

  “诚哥,快管管你媳妇儿,怎么尽说我们呢。”瘦猴大庭广众被人臊,也难得觉察了些腼腆滋味。

  “我可管不着,我们家,我媳妇儿说了算!”赵新诚回答地大声,“你有本事自己说去。”

  “算了算了,你们家一个全国劳模。一个新长征突击手,我可惹不起!”

  大家说说笑笑,一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冬天天黑得早,等洗碗收拾好,又热热闹闹地散去。

  待送走众人,赵新诚拿着暖水壶去打了热水,陈芷欢在桌案前整理报告,往市里递资料,竞选正在兴建的第二啤酒厂厂长。她和宋明义时有交流,这次宋明义来了五海省,也在领导面前也大力举荐她,现在就等她一纸报告递上去。

  “洗个脸,泡个脚吧。”赵新诚见她还在忙碌,靠在桌边,抚摸她的头发。

  “就来。你帮我看看,现在不是实行厂长责任制嘛,我这样的管理方案有没有问题?”陈芷欢把刚拟好的报告递给他。

  赵新诚在厂里呆了十多年,对各种弯弯绕绕十分了解,他翻阅四页纸,看得仔细,“三个流程车间的联系紧密,其实可以不用分割得过于明显,不然容易出现现在厂里的局面。还有就是,设备淘汰和引进问题,最好再出详细的制度严格落实,二车间当年就是败在了设备淘汰不及时…”

  陈芷欢点点头,听着赵新诚的建议,刷刷记下来,“还有工人的收入问题,基本工资不能改动,是规定了的,我想在奖金和补贴方面提,有了激励才会有动力。”

  赵新诚笑笑,“瘦猴听了这话,肯定第一个拍手叫好。今儿还叫许厂长,明儿就改叫陈厂长。”

  “哈哈哈。”陈芷欢在脑海中想了想,他干得出来这事!

  “明年就要发布专项工程计划,中央和省里都要拨款,到时候遍地都是啤酒厂,这是最好的际遇,也是最大的危机。”陈芷欢想起来,前世东来第一啤酒厂就是被激烈的竞争挤压,最终一蹶不振。明年开始几乎是一城一县一啤酒厂,不出几年,全国啤酒厂将达到800多家,在这样的环境下,反倒是很多啤酒厂兴而盛,盛而亡。

  “我想了想,到时候啤酒厂太多,每个地方都有扶持本地的啤酒厂,杜绝外地品牌,如果我们只能在东来市内贩卖,根本起不了势。”她在纸上写下第一句话,‘品牌’。

  现在已经有不少厂注重品牌,这不仅仅是一个名号,更重要的是一提到某一事物就能想起它。

  赵新诚十分赞同,广丰的啤酒已经在全国打响了品牌。“我们用的东来的临泉水,可以直接用这个做名字,正好可以和现在的厂子区分开。”

  “还有酒的种类…”

  “现在厂里有八种,不过主要贩卖的就那么两三种,杀口程度不同,酒香醇厚不同的。”

  “种类我们可以扩充试试,还有跃城啤酒厂的果啤味道有些像汽水,度数也低,可以跟外面卖的汽水争一争。”

  两人一聊就聊到了几个小时,你一句我一句,陈芷欢又整理出三页报告,针对啤酒品牌的发展做了详细规划。

  1985年终于来了,它的到来,给整个啤酒产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建设银行出资8亿,地方政府自筹26亿,加上国家用以购买先进流水线的2000万美金,中国本土啤酒行业迅猛发展。

  随之而来的,还有陈芷欢当选东来第二啤酒厂的消息,东来市第一个女厂长就此诞生。

  第71章 完结(上)

  新厂厂区坐落于城西,占地面积三万多平米,建筑面积九千多平米,之前是一家饮料厂,荒废多年,此番有省里拨款,市里牵头成立。

  经过数个月的修缮,啤酒厂已经初见端倪。这是国家轻工部统一规划批准的五海省重点企业,省里给第二啤酒厂批了数百万资金,用于新厂建设和购买设备。陈芷欢亲自选购,和市里领导沟通,拿到了进口指标,从德国、罗马尼亚引进了4条啤酒罐装生产线,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儿上。

  此番建厂,二车间工人将会全部调过去,第一啤酒厂的发酵车间终是只剩下了四车间。袁立先依旧担任发酵车间主任,另外设立麦芽车间、糖化车间、包装车间,前两者均有赵新诚负责牵头成立。新厂初建,除去二车间的工人,以及啤酒厂工人子□□先,还有不少工人岗位空缺,国营工厂的岗位一向是香饽饽,引人垂涎。

  陈芷欢和赵新诚亲力亲为,一方面监督举办招工会,从各方面考察招工,一方面去市里要人,要到了四个毕业大学生。两人还特意跑了一趟广丰,赵新诚用傲人的酒量成功赢得怪老汉李忠的欣赏,他架不住两人软磨硬泡,最终同意来新厂坐镇指导。

  陈芷欢和赵新诚提前从东来一啤家属院搬进二啤干部楼。搬家这天,正是立夏时节。这天晴空万里,厂里一排排桉树高耸林立,绿意油油,平添了不少生机,两人家伙什不算多,就雕花床,大立柜占地方,一卡车直接拉走了。

  干部楼一共四层,每层三户人家,每家都是三室一厅的宽敞屋子,厨房也比一啤家属院的大了许多,屋子提前装修过,看着整齐干净。一进屋便是敞亮的客厅,正对着阳台,光线极好,往里走是厨房和饭厅,就挨着图个方便。饭厅再进去是三间卧房,对着庭院,清幽安静。干部楼后面是家属院,秦芳、瘦猴、大方、知了几家人,也搬了进去。赵新诚担任糖化车间主任,其他人也都升了工人定级,纪苗也跟着进了新厂的行政科。

  “陈厂长,赵主任,家具都搬完了,我们就先走了。”新厂的四个工人忙前忙后帮着搬了家,累得满头大汗。

  “今儿多谢谢大家了,一通忙活,要没有你们帮衬,我们不知道得耽搁到什么时候。”陈芷欢给每人递了瓶汽水,又塞了两鸡蛋和一块五花肉作为谢礼。